今日玩得好開心~~~好想買全年入場證,得閒入去玩,去影相.
美國小鎮大街好靚呀~~~
劉 德 華 上 周 六 ( 6 日 ) 在 北 京 舉 行 的 殘 奧 開 幕 式 後 , 為 支 持 及 鼓 勵 殘 奧 運 動 員 , 分 別 到 鳥 巢 及 水 立 方 觀 戰 。 昨 早 9 時 , 他 到 鳥 巢 觀 看 各 級 賽 跑 賽 事 , 並 拿 DV 機 拍 攝 比 賽 過 程 , 其 他 觀 眾 一 見 華 仔 現 身 , 即 報 以 歡 呼 聲 , 引 來 一 陣 騷 動 。
在 眾 多 賽 事 中 , 華 仔 特 別 留 意 代 表 香 港 隊 參 加 百 米 決 賽 的 蘇 樺 偉 , 雖 然 他 未 能 奪 冠 而 回 , 但 卻 為 香 港 隊 帶 來 今 屆 首 面 銅 牌 , 也 算 是 為 港 爭 光 , 故 比 賽 開 始 後 華 仔 雙 手 未 停 過 拍 掌 。
華 仔 恭 賀 香 港 隊 百 米 賽 跑 好 手 蘇 樺 偉 奪 得 一 面 銅 牌 , 為 港 人 爭 光 而 感 到 驕 傲 。
|
尤 其 當 蘇 樺 偉 抵 達 終 點 之 際 , 華 仔 大 叫 加 油 , 賽 後 蘇 樺 偉 更 即 時 跑 近 華 仔 , 二 人 即 場 擁 抱 起 來 , 當 時 現 場 攝 錄 機 也 將 這 個 畫 面 拍 下 來 投 放 在 大 銀 幕 上 , 全 場 觀 眾 發 出 一 片 歡 呼 聲 。
另 外 , 前 晚 約 7 時 , 華 仔 又 到 水 立 方 觀 看 游 泳 賽 事 , 他 看 見 中 國 隊 無 臂 泳 手 何 軍 權 出 場 , 即 站 起 來 大 力 鼓 掌 。 比 賽 開 始 華 仔 在 觀 眾 席 上 不 停 吶 喊 加 油 , 結 果 何 軍 權 奪 得 一 面 銀 牌 , 華 仔 在 04 年 雅 典 殘 奧 中 曾 答 應 過 何 軍 權 在 北 京 殘 奧 再 聚 , 故 今 次 華 仔 是 推 掉 其 他 工 作 來 捧 場 打 氣 。
另 外 , 殘 奧 開 幕 式 上 負 責 擔 任 火 炬 手 的 侯 斌 , 又 相 約 華 仔 吃 飯 , 因 為 今 年 初 華 仔 為 中 殘 聯 拍 攝 公 益 廣 告 時 , 侯 斌 到 來 探 班 而 認 識 。 侯 斌 告 之 華 仔 是 瞞 太 太 參 加 開 幕 式 的 , 當 太 太 從 電 視 上 看 見 才 知 道 , 因 他 的 任 務 是 要 保 持 高 度 機 密 , 華 仔 說 : 「 這 真 是 很 感 動 , 今 次 最 大 感 觸 是 越 來 越 多 人 支 持 殘 奧 , 這 次 看 見 有 幾 萬 個 中 國 人
打 氣 , 覺 得 特 別 感 動 。 」
採 訪 : 林 妃
| |
劉 德 華 多 年 來 一 直 關 注 香 港 傷 殘 運 動 員 , 04 年 雅 典 奧 運 之 後 , 由 於 蘇 樺 偉 已 從 學 校 畢 業 , 為 了 家 中 生 計 無 法 再 同 時 工 作 及 接 受 訓 練 , 打 算 放 棄 跑 步 之 時 , 華 仔 主 動 聯 絡 , 聘 請 他 為 其 歌 迷 會 工 作 , 負 責 輸 入 電 腦 資 料 及 上 傳 圖 片 到 網 站 , 華 仔 更 批 准 他 可 隨 時 停 薪 留 職 接 受 訓 練 , 好 好 準 備 並 參 與 今 年 的 殘 奧 。
「我係旺角隊目!我喺12樓!快幫手」蕭永方疑曾撥999求救
特稿
旺角五級火
嘉禾大廈五級大火中,一段懷疑由45 歲殉職消防隊目蕭永方發出的絕望求救呼聲,可能揭開兩名消防精英葬身火場的驚人真相。「我係旺角(消防)隊目!
我喺12 樓樓梯,仲有兩個(人)……情况好緊
急!快點幫手!」
有接近警方知情人士說,蕭永方帶着徒弟陳兆龍,5 日前殺入毒煙瀰漫的火場, 「分氧」救出無數居民,但二人快將耗盡氧氣之前,疑無法用無線電對講機呼援,走到12 樓梯間時,被迫致電999 電台求救。但兩人卻於逾1.5 小時後才先後被救出。
警方未正面否認
本報就有「隊目致電求救」向警方及消防處查詢。警方發言人未正面否認事件,但強調警方將向死因裁判官提交詳細報告,故不作評論。消防處則於截稿前尚未回覆。
在消防討論區上,近日不斷有人提出:蕭永方經驗豐富,體能極佳;陳兆龍更奪「金斧頭」畢業,很少有兩名精英中的精英同時殉職,當中肯定發生了非常嚴重的失誤,要求當局盡快調查交代內情。
8 月10 日,在旺角彌敦道687 至689 號、樓高15 層高的嘉禾大廈,發生五級火。消防處長盧振雄曾表示,隸屬旺角消防局的蕭永方,以及25 歲消防員陳兆龍,當時沿地面出發向上逐層搜索救人。另外,當日現場一度盛傳有消防員在火場中用手機求救,亦有傳有消防透過民居固網電話求助。
知情人士:10 時25 分收求救一名聲稱為兩名殉職消防「感到好唔抵」的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,早於當日早上約10 時25 分,一名自稱「旺角隊目」的消防人員,在火場救火期間致電999 電台求救:「我係旺角(消防)隊目!我喺12 樓樓梯,仲有兩個(人)……情况好緊急!快點幫手!」當日,消防升起3條雲梯從12 樓外牆救走數十居民。有參與救援警員稱,當日999 電台收到求救信息,即轉駁到消防電台,再由對方通知現場指揮中心跟進搜救。
持續傳出「必必」聲似氧氣筒警告知情人士稱,該段對話簡短而震撼,致電者語氣緊張,聲浪大,卻低沉,恍如隔了一重口罩疾呼,但表現鎮定,清楚講明自己身處的位置,惟其背景嘈雜,有明顯而持續的「必必」聲,與消防氧氣筒的警告聲極為相似。知情人士懷疑,該名「旺角隊目」就是後來殉職的旺角消防隊目蕭永方,又謂「蕭永方救了那麼多人,活生生報警求救,卻無人幫到他!我覺得好唔抵!當局最好調查是否有人指
揮失當!」
翻查火警資料,約於事發當日早上11 時42 分至中午12時期間,陳、蕭二人才先後被發現在大廈高層梯間昏迷,被救上天台時已無呼吸脈搏,不幸殉職。此時,距離「旺角隊目」的報警電話相距已近約1.5 小時。
消防處職工總會主席袁晃謙表示,氧氣筒一般可用45分鐘,進入最後10 分鐘倒數便會發出「必必」警告聲,消防員必須盡快離開,或由援兵救走,否則有生命危險。
有前線消防員說,消防無線電對講機在複雜的高樓大廈環境中,隨時因為盲點而「完全收唔到」,部分消防員需「偷雞」帶備手提電話入火場傍身。消防工會則承認有消防冒險自備電話,並指早已要求當局改善通訊,但不得要領。
桂 林 街 現 新 亞 舊 情
清 拆 在 即 將 辦 展 覽 體 驗 舊 區 人 與 事
![]()
桂 林 街 新 亞 書 院 舊 址 ( 紅 框 示 ) 難 逃 市 建 局 清 拆 重 建 的 命 運 , 區 內 居 民 昨 日 在 舊 址 旁 舉 行 展 覽 活 動 。
黃 賢 創 攝【 本 報 訊 】 市 區 重 建 局 蠶 食 西 九 龍 舊 區 , 深 水
桂 林 街 的 中 文 大 學 新 亞 書 院 舊 址 , 同 樣 難 逃 被 收 樓 清 拆 命 運 。 香 港 社 區 組 織 協 會 聯 同 中 大 新 亞 書 院 , 下 月 中 在 上 址 舉 辦 大 型 展 覽 , 展 出 大 半 世 紀 前 貧 困 師 生 的 事
, 還 有 歷 年 來 區 內 居 民 掙 扎 求 存 的 真 實 故 事 。 展 場 更 設 有 籠 屋 和 板 間 房 , 讓 市 民 一 嘗 做 「 籠 民 」 滋 味 。
記 者 : 林 社 炳社 區 組 織 協 會 昨 日 動 員 幾 十 名 區 內 居 民 , 在 桂 林 街 即 將 清 拆 的 新 亞 書 院 舊 址 街 頭 , 各 自 舉 起 貼 有 圖 片 的 紙 皮 盒 , 以 扭 計 骰 形 式 砌 出 該 區 生 活 文 化 特 色 。 市 建 局 在 清 拆 前 答 允 借 出 桂 林 街 55 至 57 號 一 幢 1949 年 戰 後 落 成 的 四 層 高 唐 樓 作 展 場 。
學 生 可 度 宿 一 宵
深 水
居 民 用 紙 皮 盒 砌 出 街 坊 的 故 事 。
藝 術 工 作 者 李 民 偉 說 , 首 次 用 紙 皮 建 造 展 館 , 市 民 可 在 展 場 2 樓 看 見 深 水
區 的 24 小 時 , 從 大 牌 檔 到 營 業 店 舖 的 營 運 變 化 。 3 樓 展 場 的 展 板 逐 一 介 紹 戰 前 至 今 12 個 人 物 的 故 事 ; 部 份 單 位 更 置 有 籠 屋 和 板 間 房 , 可 供 參 觀 的 學 生 或 團 體 「 度 宿 一 宵 」 , 親 身 體 驗 「 籠 民 」 苦 況 。
李 民 偉 說 , 展 場 4 樓 更 設 有 新 亞 書 院 展 覽 廳 , 他 們 難 得 找 來 當 年 的 幾 個 書 櫃 , 還 有 曾 在 該 校 寒 窗 苦 讀 學 生 的 畢 業 證 書 和科 書 的 影 印 本 。 對 於 有 說 前 已 故 影 后 林 黛 也 曾 在 該 校 就 讀 , 他 表 示 難 以 求 證 。 同 樓 隔 壁 單 位 設 有 「 反 思 區 」 , 讓 參 觀 者 好 好 反 思 , 在 紙 皮 留 言 板 寫 上 自 己 的 心 聲 。
社 區 組 織 協 會 幹 事 霍 天 雯 說 , 深 水區 從 戰 後 至 今 , 仍 保 留 不 少 舊 有 地 標 式 建 築 物 、 傳 統 舊 式 店 舖 和 居 民 掙 扎 求 存的精神。 展 覽 目 的 是 希 望 市 建 局 收 樓 重 建 的 同 時 , 讓 廣 大 市 民 關 懷 和 加 深 認 識 這 個 隨
時 代 變 化 的 舊 區 人 與 事 。
西 九 樓 計 色 展 覽
日 期 : 下 月 13 日 至 8 月 10 日
地 點 : 桂 林 街 55 至 57 號
展 品 : 新 亞 書 院 舊 址 書 櫃 、 畢 業 證 書 及 照 片 影 印 本 ; 籠 屋 及 板 間 房 ; 唐 樓 建 築 ; 街 坊 、 老 店 故 事 等
收 費 : 入 場 每 位 10 元 , 導 賞 團 連 入 場 每 位 20 元
查 詢 : 2713 9165 或 2725 3165
資 料 來 源 : 香 港 社 區 組 織 協 會
特 稿
舊 生 緬 懷 昔 日 苦 學精神桂 林 街 新 亞 書 院 舊 址 即 將 清 拆 , 當 年 曾 在 該 校 苦 讀 的 列 航 飛 , 昨 日 拿
當 年 的 畢 業 照 ( 圖 ) , 回 到 已 被 市 建 局 收 樓 封 閉 的 母 校 外 , 緬 懷 昔 日 貧 困 師 生 的 苦學精神 。
位 於 桂 林 街 新 亞 書 院 創 始 於 1950 年 , 1952 年 已 有 第 一 批 畢 業 生 。 1953 年 第 二 屆 畢 業 生 列 航 飛 , 還 記 得 第 一 屆 畢 業 的 文 史 系 余 英 時 是 三 名 畢 業 生 之 一 。 他 說 , 「 當 年 唔 少 師 生 都 係 逃 難 到 香 港 , 大 家 都 好 窮 。 冇 錢學 生 就
學 校 樓 梯 、 天 台 或 者 課 室 借 宿 。 」 國 學 大 師 錢 穆 、 唐 君 毅 等 也 曾 居 於 桂 林 街 校 舍 。 當 年 的 校 舍 3 樓 用 作
務 處 和 飯 堂 , 4 樓 是 班 房 。 經 濟 系 畢 業 的 列 航 飛 說 : 「 市 建 局 清 拆 母 校 , 重 建 後 會 有 新 亞 紀 念 公 園 。 」 他 認 為 , 最 重 要 還 是 紀 念 該 校 當 年 師 生 , 為 了 學 問 努 力 的 苦 學 精 神 。
常感疲勞 怎麼辦?
黃介良/台北市立中醫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
「我最近老覺得累,是不是有什麼問題?」這是在現今忙碌的
社會中常見的一個話題。
根據調查,在門診中有百分之廿的患者會向醫師提出容易疲勞
的困擾,可見疲勞是一般人最容易感覺困擾的毛病之一。
如果常易感疲勞,大致可從以下四點去探求病因:
生理性疲勞。
病理性疲勞。
心理性疲勞。
慢性疲勞症候群。
疲勞的治療必須針對病因,尤其是病理性疲勞,必須去除
病理的因素後,才能恢復。對於心理性的疲勞,也需將「
心結」解套,才可以消除疲勞。
而對於一些不明原因,諸如慢性疲勞症候群或長期疲勞一時
解除病因後難以恢復者,中醫的「辨證論治」可發揮不錯
的效果。大致來講,中醫對疲勞可分以下幾點探討:
2疲勞可能是虛證的現象:不論是氣虛、血虛、陰虛、陽虛均
可能產生疲勞,所以必須針對患者表現出的徵象來做施治。
例如氣虛的患者,講話沒有力量,體力差,容易感冒,可用補
中益氣湯來治療;血虛的患者,容易頭暈目眩,唇色較白
,可用四物湯來調養;陰虛的患者,容易咽乾舌燥、盜汗,
可用六味地黃九來調養;陽虛的患者,容易怕冷,精神萎靡
,可用桂射八味丸來調養,改善疲勞的現象。
3疲勞可能是「濕邪」纏綿的現象:中醫認為濕邪困脾,精氣
無以轉輸,所以會發生困倦、肢體重著、頭重如裹的感覺。可
用參苓白朮散來改善困倦疲乏的現象。
4疲勞可能是「鬱症」的現象:中醫認為氣鬱或肝鬱也會產生
疲勞的症狀,精神憂鬱、七情不暢、六欲不遂,均會導致氣滯
肝鬱的現象,這種疲勞,用補氣藥無效,必須舒肝理氣才能達
到效果,譬如加味逍遙散就是常用的方劑。
以下提供疲勞保健之道:
2營養均衡,水分充足。
3適度的休閒、娛樂。
4自我穴位按摩:太衝穴、湧泉穴、三陰交穴、足三里穴、
合谷穴、風池穴、睛明穴等等,經常按揉,可消除疲勞。
5找空氣流通的地方,打幾回易筋經十二式,如時間不允許,
可單練其中一、兩式,讓全身氣機舒暢,可迅速消除疲勞。
【2002/02/09 聯合報】
中國‧災區衛生環境惡劣‧貓狗見一隻殺一隻
星洲日報 2008-05-21 18:25
為了防範疫病在災區傳播,什邡的公安射殺在災區的流浪狗,以防萬一。(圖:法新社)
(中國‧四川)“狗死比人死好!”在四川災區,不少災民缺水缺糧,無處容身;原本有主人飼養的寵物貓狗,也在地震中變成了流浪貓狗,牠們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,連日來在垃圾堆中覓食並到處便溺,令本來已十分惡劣的衛生環境更差。
當局恐怕爆發瘋狗症之餘,也擔心會出現餓狗搶噬人屍情況,因此決定大規模撲殺貓狗,實行“見一隻殺一隻”。
其中都江堰市政府早前開始在市內街道貼出“開展災後突擊滅犬”通告,表明嚴禁任何單位及個人在災區安置或飼養貓狗;市級有關部門和各鄉鎮人員,見有流浪貓狗即會進行撲殺,任何人不得阻止,違者將被嚴處。
此外,通告中又指示民眾不得亂棄貓狗屍體,必須以深埋和銷毀方式處理屍體;市政府也呼吁民眾若被狗咬傷抓傷,必須立即求醫及注射瘋狗症疫苗。
一位无锡去的志愿者写到:
5月18号。8点40。我们决定留在映秀镇。那里可以用人间地域来形容。
昨天下午一只军用搜救犬发现一位大爷。它就钻进里面。谁知道塌陷了。当战士们将其挖出的时候。发现军犬的内脏已经砸烂。负责那军犬的战士,我们叫他李指导。他抱着,就像抱着自己孩子一样。泪水已经满面。但是他没有哭出来。后来。那位战士用手卡住军犬的脖子。3分钟后。那军犬不动了。
后来听成都的志愿者说。那只狗狗在这几天已经发现了35名幸存者。有32名获救。3名截肢后没坚持住。我们在场的都很难受。
晚上11点。我们休息的时候。可以隐约听到李指导的哭声。像失去孩子父亲般的伤痛的哭声。
from 明報新聞這2條小狗後來如何呢?冇交代,因為人類覺得,人命比狗命重要十萬倍。
兩隻小狗呼叫救被埋老婦 (17:02)
2008年5月21日
四川彭州市龍門山區一名60歲老婦王友瓊,被埋196小時後獲救,實獲兩隻小狗幫助,才撿回一命。
搜救隊負責人表示,20日下午6時許,這位老太太才被他們發現。當日下午,他們在彭州銀廠溝風景區一個名為牡丹坪的地方,遇上附近福音寺的住持。這名住持反映,曾聽到山上有聲音,可能是有人困在那裏。在這名住持指引下,搜救隊往山上爬了一個多小時,順著前方的狗叫聲,發現了被卡在兩塊大石頭中的王友瓊。老太太雖然身體極度虛弱,但頭腦較為清醒,基本能說清楚事發經過。
原來,老太太信佛,在4月30日便來到福音寺拜佛。本來,她打算在福音寺呆上一段時間,等到6月1日兒童節再回家,給孫子過節日。地震發生時,王友瓊摔倒在地,受了輕傷。但隨之而來的泥石流將她捲走,卡在兩塊大石頭中動彈不得。萬幸的是,她沒有被完全埋住,露出了上半身。
但是,地震發生後,當地人都已撤離,王友瓊呼救無門。在絕境中,兩條小狗卻成了她的伙伴。在搜救隊進行營救時,兩隻小狗仍沒有離開。在過去的8天中,這兩隻小狗不斷地吼叫,並且用舌頭舔王友瓊的臉、嘴。王友瓊渴了餓了,就只能靠喝雨水充饑。
當搜救隊發現她後,不到半個小時便將她救出。老太太在急救車內告訴護士,她有兩個孫子和兒子,這是她堅持下來的動力。醫生表示,王友瓊獲救後,生命體徵出現衰竭狀況,左面部淤傷,可能還有盆骨骨折,但總體上,她的身體狀況還是非常樂觀的。
這是目前搜救隊伍救出被埋時間最長的一位受災民眾。
一向性格叛逆,人家潮玩的,我不愛;就連今次地震捐錢,我都思前想後,還未實行。見到大家排晒隊在銀行等捐錢,我不禁撫心自問,我是不是太冷漠?
我只是一直在想,那麼多孩子死了,那麼多父母死了,捐錢,有用嗎?生命,可以用錢來換取嗎?是地震害死那麼多人,還是豆腐渣樓害死他們?我的憤怒,比悲傷的要多。看到那災情,身處遠方的我們,沒有甚麼可以做到,捐錢,除了是想幫助他們,我覺得很大程度是要讓自己好過一點。
這麼大的災難,早就預料到捐款會從四方八面湧至,我那一千幾百,實不足道。我擔心的,反而是那數十億捐款,有多少真正落到災民手裏?
天災不能預,人心又是否可以治…希望那些彼著人皮的狼,經過5.12之後,會多點人性。